文:黃郁芩醫師
Antibiotic 抗生素這一名詞,對於全民健保普及且優惠的台灣人來說,應該完全不陌生。
然而什麼是Probiotics呢?
Probiotics 即 Probiotic bacteria。這英文看起來讓人似懂非懂。其實,他就是我們現在常常在電視等報章雜誌上看到,源自於體內、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益生菌。
Probiotics這單字,最早是在1965年Lilly與 Stillwell發表的論文中出現。原希臘語意為“Pro life”或“For life”:對生命有益的東西。其論文中定義probiotics為:微生物產生的物質,對他種微生物的產生有促進效果。
其後,又有不少學者給予 probiotics新的定義。近年來則以1989年英國學者Fuller定義的:改善腸道內粘膜的平衡,對宿主有益的微生物。最廣為人接受。

1908 年俄國科學家梅齊 尼可夫 (Eli Metchnikoff) 因提出『食用乳酸菌可取代腸內產毒細菌』的科學論證,而獲得諾貝爾獎。
記得小時候媽媽會給孩子們吃的『表飛鳴』(Biofermin,Lactasin) 就是一種益生菌補充品。目前『表飛鳴R』是藥品級益生菌,成分只含有Lactobacillus 一種益生菌,通常是當嬰兒及小孩子拉肚子或食慾不佳時可以考慮服用;『欣表飛鳴S』(Shin Biofermin S) 則是保健級的益生菌,成分包括三種益生菌:Streptococcus faecalis,B. bifidum,以及L. acidophilus。
而從前在台灣所飲用的『養樂多』是 1935年由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代田稔 (Dr. Minoru Shirota) 開始製造推銷,它就含有益生菌 “L. casei strain Shirota” (稱為『養樂多代田菌』);以後他於1955 年在東京設立『養樂多株式會社本社』(Yakult Honsha Co. Ltd.);1964 年進軍海外,而台灣為其第一站。1978年,這公司是全世界最早將比菲德氏菌 (B. breve) 製成發酵乳販賣。
腸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,也是重要的免疫系統,能精確地排除病原菌,辨別益菌及食物。腸道中蓄養了超過200種以上腸內細菌,有益菌也有害菌, 互相競爭形成動態平衡,這些腸道內的微生物生態系,常稱為腸道菌相。好好的維持腸道菌相,是維護腸道健康的關鍵。
人體中除了腸道粘膜,我們的口腔也是有相似的粘膜。腸道有200多種菌,口腔其實居住著更多的好菌、壞菌,高達700~800多種~
口腔是人體所有臟器中唯一與外界直接接觸的器官,所以口腔內有這麼多種類的菌,真的不要太驚訝。

日本國立廣島大學醫齒藥保健研究院二川浩樹教授
正因為口腔與腸道有相似的粘膜存在。日本國立廣島大學醫齒藥保健研究院二川浩樹教授,苦於勸說指導患者刷牙,成效卻非常有限。使他發願致力研究找出可以對口腔有助益的口腔益生菌,如今終於讓他如願找到了~L8020口腔益生菌。
〖著作權為黃郁芩醫師所有,轉載請註明出處 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