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摘錄自:社團法人新北市牙醫師公會
懷孕期間,要如何照顧牙齒呢?孕婦懷孕時可能因為胃口改變再加上孕吐,加上如果一直吃個不停,而讓口腔長期處在酸性環境中,積累的細菌叢容易造成蛀牙。
除此之外,因為荷爾蒙的改變而引起牙齦發炎,使牙肉紅腫、出血,造成牙周問題。牙周病如果沒有接受治療,就容易在懷孕期間惡化。
研究顯示懷孕婦女如有嚴重牙周病,早產兒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七到十倍,所以孕婦的口腔健康,其實遠比你想像的重要!準媽媽們,建議每三個月要定期至牙醫診所做健保洗牙,同時進行口腔疾病的控制與治療,確保媽媽與寶寶的健康。
懷孕全程都還是可以接受口腔檢查與必要的治療,其中又以中期第14~28週最為理想,只要在治療的時候,明確告訴醫生你的懷孕週數還有狀態就可以了。現在醫藥發達,在孕婦就診過程中,牙醫師會挑選適當的,對孕婦、胎兒都安全的麻醉和止痛藥物,讓準媽媽們可以安心而且放鬆心情的接受治療。
在治療過程中,孕婦只需要穿戴合適的防護裝備,就可以拍攝X光。透過X光的檢查,可以讓牙醫師更清楚的了解到口腔目前的狀況,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,可以減少口腔的細菌從媽媽傳到胎兒的身上。
母親的口腔健康和母親的健康行為,是影響幼兒齲齒的重要原因:口腔的細菌族群是在三歲前建立完成的,之後就很難改變了,而齲齒的致病菌「轉糖鏈球菌」(S. mutans )的菌落提早產生,會使幼兒更容易發生齲齒、及加重齲齒的嚴重程度。
我們預防的重點是需要幫助兒童在三歲前建立健康的口腔菌叢,而幼兒的細菌感染來源就是齲齒率高的母親和照顧者。所以需要在孕期盡快將自身的口腔疾病治療或是控制好,以維持健康。
建議盡量減少添加糖(free sugar) 的攝取,在30分鐘內吃完食物,然後趕快用1000ppm以上含氟牙膏潔牙,這些好習慣都有很大的幫助。 懷孕期間的居家日常:只要有進食就必需確實的潔牙。
建議準媽媽可以補充鈣質,幫助胎兒骨骼及牙齒生長,除了鈣片之外,可以每天喝360 CC的牛奶,如果不能喝牛奶的話,建議多吃一些花椰菜、空心菜、孢子甘藍,它們的鈣吸收率都非常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