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推動「學童口腔保健計畫」,鼓勵國中小學童為牙齒塗氟填溝,並加強刷牙習慣和口腔衛生,平均齲齒率在2年內下降約4個百分點。
教育部針對國小一、四年級、以及國中七年級學生進行調查,104學年度平均齲齒率(含已治療及未治療齲齒)為65.27%,最新的106學年度則是61.07%,預估齲齒下降人數達2萬5239人。
教育部推動「學童口腔保健計畫」,鼓勵國中小學童為牙齒塗氟填溝,並加強刷牙習慣和口腔衛生,平均齲齒率在2年內下降約4個百分點。
教育部針對國小一、四年級、以及國中七年級學生進行調查,104學年度平均齲齒率(含已治療及未治療齲齒)為65.27%,最新的106學年度則是61.07%,預估齲齒下降人數達2萬5239人。
圖文:黃郁芩醫師
大家過年開不開心呢?過年最開心的通常就是小朋友了!來找黃醫師矯正牙齒的小朋友,拿到了這ㄧ個「藍色寶可夢」的球球,起級開心的!
小妹妹跟我說:「這個球,咬起來超級好吃耶😋!」
圖文:黃郁芩醫師
最近進入了畢業季,大家都期待畢業後有嶄新的未來!
黃醫師今天也很開心地一口氣送了三位國三畢業生禮物唷!^_^
明天畢業典禮,今晚黃醫師也剛好幫這三位男孩拆除矯正器,在大家一起努力下「牙齒矯正」也順利拿到畢業證書囉!開心撒花!
文:黃郁芩醫師
汐止國小的校護帶著她女兒來黃醫師在台北市的診所看牙齒,原因是八年前黃醫師曾經幫她同事的女兒矯正戽斗的結果很成功,別的醫師都說他女兒沒救了只能手術。汐止國小的校護們都說:「戽斗,找黃醫師就對了!」
換牙早晚有標準嗎?換牙時老人們說吃點軟的,這樣的說法對嗎?
正常情況下,兒童從6歲左右開始換牙(5歲以後都算正常),乳牙開始生理性脫落,替換乳牙的恆牙相繼萌出,到12—13歲時,全部 乳牙被恆齒所代替,這便是兒童的換牙期。
換牙期,家長應多給硬質食物。
恆齒共有 32 顆,顏色比乳齒稍黃。
恆齒 | 出牙時間 |
---|---|
4顆正門牙 | 6 – 8歲 |
4顆側門牙 | 6歲半 – 9歲 |
4顆犬齒 | 8歲半 – 12歲半 |
4顆第一小臼齒 | 8 – 12歲 |
4顆第二小臼齒 | 8歲半 – 13歲 |
4顆第一大臼齒 | 5 – 7歲 |
4顆第二大臼齒 | 10 – 14歲 |
4顆第三大臼齒 (智慧齒) | 17 – 25歲 |
乳牙還沒掉,恆齒就長出來了!這種情況這主要是因為乳牙牙根吸收不足導致的。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,要及早帶孩子到牙科就診,拔掉還沒掉的乳牙,使恆齒有機會向正常的位置移動並繼續萌出,否則乳牙滯留的時間過久,可能會出現恆齒錯畸形。 繼續閱讀
與朋友聊天之際,有人問黃醫師,要買什麼牙刷才比較持久,原來是他的牙刷每次都用沒多久就已經開花了…為什麼會這樣呢?
其實握牙刷的方式,也是一個大學問喔!相信大家從小到大,學的握牙刷方式是「掌握法」:握在手心的掌握式。
另一個握法是「筆握式」 繼續閱讀
圖文:黃郁芩醫師
1,2,3 木頭人!
今年的萬聖節,黃醫師看了許多盛裝打扮來看診的小朋友。有超人小哥哥、蝙蝠侠帥弟弟、當然還是少不了已經風靡好幾年的 Elsa公主。
蝙蝠俠帥弟弟看診時,看得很興奮,腳都要跟著跳舞起來的時候,黃醫師跟他說:「腳腳木頭人,不可以亂動喔!」
「腳腳木頭人」是黃醫師常常跟小朋友說的用語。
文:黃郁芩醫師
黃醫師上週看了一位第一次來看牙的三歲小男孩,講話滿嘴都是可愛的童音。
跟他介紹看牙齒的玩具跟補牙後,又再約今天來繼續補牙。
(三歲的小孩就有好幾顆蛀牙,醫師我看了真是傷腦筋呀!😭)
(圖片摘自:freepik)
小時候換牙,掉了的牙齒你怎麼處理?家中長輩對於掉牙,總會有一項神秘且莊重的「典禮」,如果是下排牙齒進行換牙,就要將這顆牙齒「扔到屋頂上」,如果是下排牙齒,則要「扔到低處」或「埋在土裡」,扔的時候還要「雙腳併攏」,心懷虔誠,這樣新的牙才能長好,不會長歪牙、也不會蛀牙。
圖片摘自freepi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