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牙早晚有標準嗎?換牙時老人們說吃點軟的,這樣的說法對嗎?
正常情況下,兒童從6歲左右開始換牙(5歲以後都算正常),乳牙開始生理性脫落,替換乳牙的恆牙相繼萌出,到12—13歲時,全部 乳牙被恆齒所代替,這便是兒童的換牙期。

換牙期,家長應多給硬質食物。
恆齒共有 32 顆,顏色比乳齒稍黃。
恆齒 | 出牙時間 |
---|---|
4顆正門牙 | 6 – 8歲 |
4顆側門牙 | 6歲半 – 9歲 |
4顆犬齒 | 8歲半 – 12歲半 |
4顆第一小臼齒 | 8 – 12歲 |
4顆第二小臼齒 | 8歲半 – 13歲 |
4顆第一大臼齒 | 5 – 7歲 |
4顆第二大臼齒 | 10 – 14歲 |
4顆第三大臼齒 (智慧齒) | 17 – 25歲 |
乳牙還沒掉,恆齒就長出來了!這種情況這主要是因為乳牙牙根吸收不足導致的。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,要及早帶孩子到牙科就診,拔掉還沒掉的乳牙,使恆齒有機會向正常的位置移動並繼續萌出,否則乳牙滯留的時間過久,可能會出現恆齒錯畸形。
當前兒童普遍存在的飲食過於精細,咀嚼不足,乳牙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和刺激,也是造成乳牙滯留的重要原因。
換牙期吃什麼好?
很多爸爸媽媽認為,尤其是“老人帶孩子”的家庭,在換牙時吃什麼爭議很大,老人會認為牙齒剛換要吃軟一點,不要碰壞了新牙… …但是這樣的做法其實不是對新牙的保護,反而會不利於頜骨的發育。頜是構成口腔上下的骨頭和肌肉組織,頜部的骨頭就稱為頜骨。適當的咀嚼,有利於刺激頜骨發育,反之則可能引起頜骨發育不良。
換牙時適當吃些硬食
這個時期,不要把蔬菜煮得太爛,米飯也不要煮得太軟,水果不要切成小塊,讓孩子整個啃,對牙齒更好。此外,一些有嚼勁的食物也非常不錯,如餅乾、甘蔗、花生、青豆、大餅等,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孩子鬆動的牙齒,而將這些食物拒之門外。
適當的增加咀嚼可以幫助孩子自然地「拔掉」已經鬆動但遲遲未脫落的牙齒;另一方面,適當的咀嚼可以幫助頜骨發育,讓新牙齒有充分的生長空間,為將來長出一口漂亮整齊的牙齒打下基礎。
換牙時的注意事項
- 糾正不良習慣:要及時糾正兒童的一些不良習慣,比如吐舌咬舌,咬手指頭或鉛筆,用舌頭舔牙齒等等,這些壞習慣都會影響兒童牙齒的生長,導致牙齒變形。
- 減少甜食攝入:應該控制孩子的糖果、甜食、零食的攝取。
- 讓孩子改掉舔牙齒等壞習慣:孩子在換牙期間常用舌頭舔鬆動的乳牙或新長出的恆牙,這樣牙齒之間會出現縫隙。
- 局部緩解疼痛:如果孩子說嘴巴裡疼,那很可能是恆齒長出來了。有時候會跟著有一點發燒的現象,所以吃解熱止痛的藥就可以,不過,通常疼痛不會持續太久。
- 注意口腔衛生:新牙長出後,刷牙比以前更重要。在孩子8歲之前,建議家長多監督他刷牙,而且要讓孩子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。另外,如果條件允許的話,要每年帶孩子看兩次牙醫。

減少甜食攝入:應該控制孩子的糖果、甜食、零食的攝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