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寶貝口水多到吹泡泡?

標準

圖文:黃郁芩醫師

身邊有小寶寶的媽咪們,不少都會注意到寶寶大約從三個月開始,口水就像開了水龍頭一樣直直流!所以在寶寶滿四個月的時候,有個有趣又具有意義的「收涎禮」,會邀請親友一起祝福,希望孩子能不再流口水,並且快快平安長大。而當發現寶寶常流口水,又愛咬東西時,可能就是他們要長牙齒囉!

繼續閱讀

要幫小寶寶清潔舌苔嗎?

標準

當小寶寶的舌頭上出現白白的奶垢,新手爸媽們都想知道「舌苔」對於寶寶健康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?當舌頭沒有徹底清潔,就會增生細菌與黴菌,對於口腔來說,的確是一個不潔淨的狀態,年幼寶寶還沒有牙齒,雖尚無蛀牙問題,但若是黴菌過多,容易附著於黏膜上,就會轉變成鵝口瘡。

當爸媽發現小寶寶口中有白白的奶垢時,建議可以先嘗試自行刮除,若輕輕擦拭就能夠清潔得十分乾淨,黏膜仍保持完整、沒有受損,大概就是舌苔。但若不易刮掉,且一用力還可能使得黏膜糜爛流血,就比較像是鵝口瘡。

若寶寶的白色奶垢為舌苔,應該就沒有什麼大礙,爸媽就是加強口腔清潔。如果感染了鵝口瘡,應求助於小兒科醫師。通常醫師會開立抗黴菌的藥粉,爸媽應先以清水清潔雙手之後,以手指沾取藥粉,再塗抹於患處(受傷的黏膜或白白的地方)。

要避免寶寶舌苔發生,爸媽可以在寶寶喝完奶後,餵他喝一些溫開水,或是用棉花棒沾一點水輕輕擦拭,即能達到清潔的目的!

小編還在網站上找到了超可愛的舌苔清潔棒,做成小棒棒糖的樣子,實在是很可愛啊!

Tongue Scraper Cleaner for Kids

摘錄自:https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-detail?id=7343

小嬰兒要刷牙嗎?

標準

許多新手爸媽會想問:「小寶寶都還沒長牙,需不需要擔心蛀牙呢?」其實,寶寶喝奶就會有奶渣殘留在口腔裡,尤其是在睡眠的時候,口腔唾液分泌及吞嚥動作減少,也就更容易滋生細菌。

photo source: People photo created by wirestock – www.freepik.com

幫寶寶清潔口腔最好的時機是在寶寶喝完奶後的20分鐘內,家長可以將紗布裹覆於自己的食指上,再用開水沾濕紗布,將裹覆紗布的食指伸入飽飽的口腔,幫她擦拭舌頭、牙齦和口腔黏膜。爸媽可以選擇光線充足的環境,才能清楚觀察到寶寶口腔的每一部位。為寶寶清潔口腔時,可對寶寶唱歌、講話,讓他覺得清潔口腔是一件愉快的事情。讓寶寶從小習慣清潔口腔的感覺!

給小朋友吃奶嘴,會不會容易暴牙?

標準

文:黃郁芩醫師

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,都會使用安撫奶嘴來給寶寶當安撫的工具,但寶寶無時無刻吃著奶嘴,到底會不會造成暴牙呢?

Baby photo created by mdjaff – www.freepik.com

黃醫師特地請教了兒童牙科的學姊。她回答說可以用,不過家長最好在小朋友約 2 – 2.5歲以前幫忙戒掉這個習慣,就比較不影響囉!因為要是長期吃奶嘴的話,的確還是會增加孩童牙齒咬合不正、甚至出現暴牙的可能!因為如果能儘早在2歲之前戒掉,牙齒咬合還有機會能自行恢復,如果擔心小朋友咬合問題,可以直接找牙醫師檢查,讓牙醫提供改善建議。不過小編覺得若是真的有咬合問題,也不用太擔心,因為那就直接找黃醫師矯正啦!

部分內容參考自:https://havemary.com/article.php?id=5634

口腔機能評估 – 什麼是吞嚥障礙?

標準

喝水,吃東西的時候,你會不小心嗆到嗎?根據衛福部提供的口腔功能復健手冊的定義,「吞嚥障礙」的定義是指食物從嘴巴,經過喉嚨,到達胃部的過程中出現困難。

「吞嚥困難」的症狀有以下列出各點:

  • 吃東西或喝水會嗆到
  • 食物從口中流出
  • 食物無法吞下或是吞不乾淨
  • 吞完覺得喉嚨卡卡或癢癢的
  • 吞完聲音濁濁的沒
  • 吃東西時,也常被自己的口水嗆到

大家也可以做做下面的小測驗,若有 2 題以上為是,請至各醫療院所復健科或耳鼻喉科,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。

繼續閱讀

嘴巴也需要做運動嗎?談口腔機能的重要性

標準

圖文:黃郁芩醫師

大家知道嗎?牙齒是口腔中最硬的組織,具有咀嚼吞嚥、說話、美觀、身體平衡等機能。當意外或疾病造成缺失時,就會造成口腔機能障礙,和全身性影響。

口腔復健方式有三種主要形式:固定假牙、活動假牙與人工植牙,盡量保留足夠有功能性自然牙(20顆以上),平時定期檢查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並且每天在三餐飯前做一次健口操,餐後潔牙,不但可以預防牙科疾病、還能增加口腔肌肉的力量、促進唾液分泌等,都可有效提升咀嚼力。

繼續閱讀

你知道怎麼做嗎?談幫臥床者清潔口腔方式

標準

圖文:黃郁芩醫師

台灣的老年人人口據統計已突破378.7萬人,佔總人口比例的16%,正朝向聯合國所稱「超高齡社會」邁進。在這個高齡化、少子化的時代,長期照護的需求也跟著大幅增加,而攸關營養與活力來源的「口腔功能」也就成了關鍵。小時候,爸媽學習著要如何幫小朋友刷牙保護他們的牙齒,而當父母年事已高,不少做子女的,也開始負擔起照顧老人家的責任,那負責照顧的子女或是長期照護的人員,要如何幫臥床的長者進行口腔清潔呢?讓黃醫師將之前上課的資料整理分享一下:

繼續閱讀

超前部屬你的人生下半場

標準

圖文:黃郁芩醫師

大家疫情減少外出期間,都在做什麼呢?黃醫師花了一整週,趁著自己空暇的時間都在上長期照護的線上課程。長期照護過程中,牙醫師雖然扮演很小一部分卻又很重要的角色。

繼續閱讀

督導式潔牙? 乾式刷牙法? 新冠病毒期間的刷牙方式!

標準

圖文:黃郁芩醫師

延續之前黃醫師分享了,日本校牙醫推行的「新生活模式下的刷牙方法」之後,這週末,黃醫師參加了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辦、台北牙醫師公會承辦的「校牙醫講習會」(口腔保健牙醫師培訓課程),也學習到了台灣現在針對COVID-19所推行在校的刷牙方式,最熱騰騰的新知識!就讓我們來介紹給大家吧!



快到九月,小朋友們都差不多要陸續開學了,到底學校要不要讓小朋友在學校刷牙?若是要的話,又要用什麼方式刷牙呢?也引起許多家長、學校方的討論…
繼續閱讀

牙齒矯正,男生、女生有差?

標準

圖文:黃郁芩醫師

有病人問黃醫師:「牙齒矯正,男生、女生是有區別的嗎?」

一般從年齡上來說,12歲左右矯正牙齒較好。這是因為,此時整個牙弓基本發育完全,乳牙基本換成了恆牙,而恆牙牙根也基本發育完全,上下牙齒間的咬合關係也調整好了。

圖片來源:People photo created by pressfoto – www.freepik.com
繼續閱讀